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1号建议的复函

类别:B类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王凯
市发改函〔2024〕79号

支朝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西商融合一体发展步伐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建议》(第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1月,西安市和商洛市在西商融合第一次党政联席会上签订了《推动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印发了《西商融合发展重点事项清单》,两市务实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一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围绕合力打造最优“生产圈”、最佳“生活圈”、最美“生态圈”,强化市域协调、区域联动、领域互补,在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科创文旅等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3月7日,两市召开了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深化交流协作,共商融合发展大计。我们按照会议精神,结合两市发展需要,会同商洛市研究制定了《西商融合发展2024年合作事项清单》,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秦岭保护、对内对外开、协同机制等7个方面,谋划合作事项24项,持续推动西商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持续做好“引乾济石”调水工程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调水工程调度计划,强化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积极落实水资源补偿费用。加快建设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高速圈”,密切两地交流互动。支持商洛在西安建设货运铁路集装站。

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

积极引导西安产业外迁至商洛,支持商洛承接西安转移企业。深化西安经开区、高新区与商洛经开区、高新区协同发展,实现两市开发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围绕商洛市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商洛市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创新合作方面

支持秦创原商洛飞地孵化器建设,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支持高校院所在商洛开展项目中试、成果转移转化等活动,推动西安市技术交易相关业务向商洛开放拓展,促进西安优质科技成果在商洛转化和产业化。支持西安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商洛设立分支机构,促进西商人才共享共用。建立两市科技工作人员交流挂职锻炼机制,拓宽交流合作渠道。

四、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方面

依托两市重点文旅资源,推出西商旅游年卡,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推动“畅游商洛”与“畅游西安”小程序资源共享,共建西商文旅大市场。深化教育领域互建互促,继续开展结对学校帮扶和“名校长”“名师”培养工作,助力实现高层次西商教育合作发展。依托“秦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两地就业服务信息共享。搭建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服务平台,开通西安商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提取还贷业务。深化 “体育+文旅+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模式,争取更多高规格体育赛事在商洛设立分站。支持西安市属医院与商洛市级医院深度合作,高标准建设陕西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五、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方面

协同推进秦岭‘五乱’整治,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叉执法检查活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商洛市在西安开设一批名特产品专卖店,推动柞水木耳、洛南核桃、镇安板栗等商洛名特产品进入西安市场。

六、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方面

保持“商西欧”国际专列常态化运行,拓展商洛通往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使商洛更多康养产品 、名优土特产、秦岭山珍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菜篮子”工程稳产保供全程可追溯城市联盟作用,拓展西安“菜篮子”工程的域外生产基地,全方位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七、协同发展机制方面

探索建立干部交流机制,选派干部到相关部门实践锻炼,促进两市人员流动、作风互鉴、经验互学。持续加强两市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动西商融合各项工作深度衔接。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聚焦两市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关切,加快推进西商融合发展,共同提升两市整体核心竞争力,为持续扩大两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强劲动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复。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11日

(联系人:翟云飞  电话:8678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