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热线 | 西安市发改委:多措并举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19日,《党风政风热线》——“主题教育进行时”节目以“着力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主题,重点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话题展开。邀请西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军胜,西安市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处处长刘军利,西安市发改委开放合作处处长段鸿雁,西安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汪蕾做客直播间与大家交流。

去年以来,市发改委围绕“着力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以改革增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最大限度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激发。

西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军胜介绍:2023年,市发改委围绕“着力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牵头工作,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强化高质量项目谋划,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切实发挥“深化改革开放,扩大投资消费”的综合效应,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去年以来在改革方面,市发改委重点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印发《西安市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和“18+5”突破提升方案,系统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二、千方百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开放方面,市发改委加快释放中亚峰会效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外贸保稳提质,建好对外开放载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三、多措并举抓项目稳投资。围绕高质量项目建设,市发改委一抓项目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二抓项目服务,保障项目开工;三抓统筹协调,协助解决问题;四抓招商引资,形成良性循环。

西安市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处处长刘军利介绍: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市发改委以“放管服”改革、开发区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首先,向最关键处发力,加快营商环境优化步伐。去年,市发改委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载体,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创新开放环境,构建更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同时,从最迫切处入手,加快开发区体制改革步伐。去年以来,市发改委探索实施了航空基地与阎良区“区政合一”改革、浐灞生态区和国际港务区合并,优化开发区行政资源配置,构建更加精干高效运行的组织管理体系。另外,从最核心处突破,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市发改委扎实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今年,市发改委将围绕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推出一批有助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事项,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使西安改革更好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大营商环境观”,围绕建好“双中心”、建强“秦创原”、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西安都市圈、城市“北跨”发展、优化开发区体制机制等,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

二、 着力优化市场发展环境。深化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

三、 着力营造良好改革环境。进一步加强改革的政策统筹、进度统筹和效果统筹,切实找准改革的堵点、痛点、难点,坚持从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立项。

西安市发改委开放合作处处长段鸿雁介绍:2024年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中,明确了要在“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在战略纵深”上实现新突破,为西安市发改委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树立了新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发改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更大的力度、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全力推动我市国际交流合作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 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涉西安成果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

二、 以全面优化对外开放环境为核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开放平台能级。

三、 以建设国际性综合枢纽城市为抓手,持续放大“四枢纽一基地”对外开放引领作用,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

四、 以构建科技人文交流中心为目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互动,持续扩大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争取人文旅游专列2024年5月底前从我市首发。

五、 以推进“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支撑,勇担国家开放的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与各方友邻一起“走开放之路、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育共赢之果”。

西安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汪蕾介绍:2023年西安市发改委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立足科教兴市、产业强市、创新立市,强化内外开放联动,聚焦“总量扩大、结构优化、速度加快、储备充分、管理科学”总体目标,坚持主要精力、要素资源、服务保障向重点项目聚集。抓好项目谋划、建设、招引、服务,持续做优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确保高质量项目滚动实施,为稳投资、扩内需、促发展筑牢根基。去年,全市66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00亿元以上。今年,市发改委主要从不断创新举措,完善制度机制、落实工作部署,强化跟踪问效、提升服务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这三个方面强化项目推进和服务保障。

问题回复:

听众张先生拨打节目热线电话咨询:他从事一家外贸企业,红海事件发生后,海运航线受阻,想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货物,想了解现在西安的中欧班列能够达到哪里?大概时效是什么情况?

西安市发改委开放合作处处长段鸿雁回复:目前,中欧班列国际干线已经达到17条,运行的线路已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能够快速、便捷的抵达欧亚主要站点。我按照方向给听众介绍一下时效性,中亚方向常态化开行西安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等干线,并通过多式联运覆盖中亚五国,到中亚的时效大概是五到七天;南亚方向开行西安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公铁联运线路;西亚方向开行伊朗德黑兰、阿塞拜疆的巴库等线路,这个时效大约是十到十五天;东南亚方向开行西安到越南、老挝等线路,这个时效大约是七到十天;欧洲方向我们现在常态化开行西安到德国的汉堡、波兰的马拉舍维奇、俄罗斯的莫斯科等线路,这个时效大约十五天;另外,向东开行西安到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的铁路图定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到达世界各地。

听众余女士拨打节目热线电话咨询:她是甘肃天水人,在西安打工,想了解像她这种情况在西安就医是否能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

西安市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处处长刘军利回复:这几年西安市积极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度,目前,可在异地办理的西安政务服务事项已经达到306项。天水市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之一,是我们近几年推进跨省通办的重点区域,我们专门设置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通办模块,上线关中平原城市群跨省通办事项已经达到39项。在医疗方面,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各成员城市全部实现门诊、住院、门诊慢特病等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西安市范围内205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6175家定点零售药店都已经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医疗费用、药店购药的直接结算。101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0家定点零售药店也开通五种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够满足各成员城市群众在西安市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